地球日的構想源自創辦人尼爾森(Gaylord Nelson,時任美國威斯康辛州參議員),他親歷過1969年加州聖塔芭芭拉嚴重漏油事件引發的混亂。
受到學生反戰運動啟發,他瞭解到若能將這樣的力量注入到「空氣、汗水等污染正不斷擴張」這樣的公眾意識中,這力量可迫使全國性議程納入環境保護議題。
尼爾森參議員向全國媒體發表「全國環境辯論會」的構想,說服麥克勞斯基(Pete McCloskey,保守派共和黨眾議員)與他聯合主席,並徵召海亞斯(Denis Hayes)為全國總聯絡人。
海亞斯成立了85人的團隊,在全國各地推動這個活動。
結果,在4月22日,2,000萬名美國人橫跨美國東西兩岸進行大規模的全國遊行示威,為了健康永續的環境走上街頭、進入公園和體育場,數千所大學院校籌組抗議環境惡化的活動。
許多環保團體,其成員長期對抗石油外洩、製造污染的工廠與發電廠、未經處理的廢水、有毒廢棄物處置、殺蟲劑、高速公路開發,荒野消失與野生動物滅絕等等問題,在當下他們突然意識到,原來彼此之間有著如此接近的共同價值觀。
1970年的地球日達成了罕見的政治結盟,並得到來自共和黨與民主黨員、富翁與窮人、都市人與農民、大亨與勞工領袖等等,各方的支持。
第一個地球日促成「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(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)」的成立,並催生《潔淨空氣法》、《潔淨水法》、《瀕危物種法案》通過。
1990年前夕,一群環保運動領袖聯合要求海亞斯籌辦另一場大型活動。
這一回,地球日推行到全球,動員了141個國家、共兩億人口,使得環境議題登上世界舞台。
1990年地球日大肆宣傳世界各地的資源回收運動,並為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「地球高峰會」鋪路。
它更促使美國總統柯林頓在1995年頒發「總統自由勳章」給尼爾森參議員,感謝他創辦地球日,這是美國給公民的最高榮譽。
千禧年將近之際,海亞斯同意領導另一波的運動,這次的焦點放在全球暖化與推動綠色能源上。
此次共有來自世界各地184國,5,000個環保團體,集結數億人口共襄盛舉。
2000年地球日結合了1970年首次地球日欲大展鴻圖之決心、與1990年地球日的國際草根運動主義,不僅利用高科技的網際網路來聯繫全世界各地的行動者,也在非洲加彭以原始的對話鼓鍊模式,一村又一村地傳遞著訊息,同時更號召了數千萬名聚集在華盛頓國家廣場的民眾。
2000年地球日向世界各領導者傳達清楚而響亮的訊息:這個世界的公民要求快速而果決的行動,朝向綠色能源發展。
資料來源:The History of Earth Day | Earth Day Network